深圳孕婦因牙疼兩次緊急手術一度進ICU,孕期牙齒千萬注意
發布時間:
2020-01-11
09:29:00
編輯:
管理員
閱讀量:
1296
據《都市快報》報道:26歲懷孕5、6個月的孕婦王女士因智齒發炎導致脖子腫出大包,喉嚨口險些閉合,呼吸困難,危及生命。
因為治療會對腹中胎兒造成影響,不治療,可能連媽媽的命都保不住,所以只能引產,放棄懷孕將近半年的寶寶。其實,像因為孕前不注意口腔健康,導致懷孕時牙疼,進而危及到母子性命的案例還有很多。
懷孕會引起許多生理變化,導致孕媽媽的口腔疾患增多。如果孕期出現牙齒疼痛癥狀,既不能吃藥又疼痛難忍,對胎兒會有一定的影響,也會使媽媽們情緒不穩定。
有研究表明,在孕前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女性,懷孕后炎癥會更加嚴重,牙齦會出現增生、腫脹、出血顯著,嚴重的還會妨礙進食。如果是中度、重度的牙周炎,孕婦生出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。
很多人對此并不理解:懷孕和牙齒還有啥關系呢?懷孕到底會對孕媽媽的口腔健康產生哪些影響呢?
首先,妊娠期的女性生活規律改變,進食次數增多,易偏愛酸甜食物。
如果孕媽媽在懷孕前經常忽略口腔衛生保健,且孕前已有蛀牙但未進行治療,在孕后可導致蛀牙加重,嚴重的會發展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,引起疼痛等不適癥狀。
如果孕婦因牙痛而進食困難,還會導致其營養攝入障礙,從而間接地影響胎兒健康,增加低重兒出生的風險。
其次,孕后智齒冠周炎容易發作。智齒由于萌出空間不足或位置異常,易導致食物常嵌存于其中。女性在懷孕前3個月機體抵抗力低,加上妊娠期生理、生活習慣的改變,易導致智齒冠周炎的發作。
在懷孕早期拔牙,還易引起胎兒畸形或流產;在懷孕晚期拔牙,易引起早產。
因此,若備孕女性有智齒,且經常疼痛并患過智齒冠周炎,建議應在懷孕前將智齒拔除。若懷孕后才出現急性炎癥,應在炎癥初期盡早去醫院處理。
最后,妊娠本身并不會引起牙齦炎,但由于懷孕后黃體酮和雌激素水平增加,原有的慢性牙齦炎或者牙周炎會加重。
所以有些準媽媽會發現孕期刷牙出血增多,有時還有自發性的牙齦出血,甚至有些牙齒出現了松動。
有些孕婦還會發現牙齦上長出了紅紅的鼓包,我們稱之為“妊娠性牙齦瘤”,分娩后一般會自行縮小,若仍不消退則要進行手術治療。
因此建議懷孕前孕媽媽把能預見的隱患盡可能控制住,哺乳期媽媽的口腔健康和保健意識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口腔健康,建議孕媽媽們針對蛀牙、牙齦炎等問題,可選擇溫和型專業醫學口腔膏,抑菌呵護牙齦!
參考資料:
《華西口腔醫學雜志》2017年4月第35卷第2期